在工业生产中,压缩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动力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冷冻式干燥机作为压缩空气后处理设备的关键一环,对于保障压缩空气的干燥度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选型不仅能确保设备高效稳定运行,还能有效避免能耗浪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本文将详细阐述如何根据压缩空气流量与压力等关键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冷冻式干燥机,为企业提供实用的选型指南。
冷冻式干燥机是根据冷冻除湿原理,利用冷媒与压缩空气进行热交换,将压缩空气强制通过蒸发器进行热交换而降温。在这个过程中,使压缩空气中气态的水和油经过等压冷却,凝结成液态的水和油,并夹带尘埃,然后通过自动排水器排出系统外,从而获得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其工作过程主要涉及热交换系统、制冷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三个关键部分。空压机过来的压缩空气先在预冷却器中进行热交换,初步降低温度;接着进入冷热空气交换器与已经被冷却到压力露点的冷媒进行第二次热交换,使压缩空气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之后压缩空气进入蒸发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将压缩空气的温度降至0 - 8℃,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在这个温度下析出;经过汽水分离器分离后,水分经过自动排水器排出;而干燥的低温空气再次在冷热空气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温度升高后输出。
其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降低压缩后空气的温度,避免高温压缩空气对后续用气设备造成损害;另一方面,能够高效地将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除去,保障压缩空气的干燥度,满足不同生产工艺对空气质量的严格要求。例如在电子芯片制造、食品药品生产等对空气质量要求极高的行业,干燥、洁净的压缩空气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基础。如果压缩空气中含有过多水分,可能导致电子芯片短路、食品药品变质等严重问题。
准确确定压缩空气的实际流量是选型的首要任务。实际流量的确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要参考空压机的排气量。空压机的排气量并非一成不变,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空压机的运行工况(满负荷运行还是部分负荷运行)、设备的磨损程度等。一般来说,在理想状态下,空压机的铭牌上会标注其额定排气量,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实际排气量往往会与额定值存在一定偏差。为了获取更准确的实际流量数据,企业可以通过安装流量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记录,或者参考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流量数据。此外,还需要考虑未来生产规模的扩大或用气设备的增加对压缩空气需求的影响,预留一定的流量余量。例如,如果企业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增加部分生产设备,那么在确定当前压缩空气实际流量时,就需要将新增设备的用气量考虑在内,以确保所选冷冻式干燥机能够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产需求。
冷干机的处理量必须大于或等于压缩空气的实际流量,这是基本的匹配原则。在实际选型过程中,通常建议按照空压机排气量的1.2 - 1.5倍来选择冷干机的处理气量。假设一台空压机的排气量为10m³/分钟,那么冷干机的处理气量应选择12 - 15m³/分钟。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可以确保冷干机在面对压缩空气流量的波动时仍能稳定工作,避免因流量瞬间增大而导致干燥效果不佳;另一方面,预留一定余量也能适应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临时用气高峰,保障整个压缩空气系统的稳定运行。如果冷干机的处理量选择过小,当压缩空气流量超过其处理能力时,就无法充分去除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导致输出的压缩空气湿度超标,影响后续用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冷干机的工作压力需要与空压机的排气压力精确匹配,且绝不能低于空压机的工作压力。空压机的排气压力通常有多种规格,常见的如0.7MPa、0.8MPa、1.0MPa等。在选择冷干机时,必须确保其能够在该压力下正常工作。这是因为冷干机内部的结构设计、密封性能以及各部件的耐压能力都是根据其额定工作压力来确定的。如果冷干机的工作压力低于空压机排气压力,可能会导致设备密封失效,出现漏气现象,不仅影响干燥效果,还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例如,当空压机排气压力为0.8MPa,而所选冷干机的额定工作压力仅为0.7MPa时,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过高的压力会对冷干机的外壳、管道、阀门等部件造成过大的压力冲击,容易使这些部件出现损坏。
压力变化对冷冻式干燥机的能耗有着显著影响。空气流过冷干机会形成一定的气流压降值,为满足客户用气端的空气压力值,空压机必须提高输出空气的压力值,这样就会增加空压机的能耗。按照常规计算,空压机出口压力每提高1bar,空压机的能耗就会增大6%。也就是说,如果冷干机的气流压降降低0.1bar,空压机的能耗就会减少0.6%。以100Nmm³/min空压系统为例,空压机比功率按6kW/(Nmm³/min)计算,冷干机气流压降降低0.1bar,空压系统的能耗就减少3.6kW。以上述冷干机功率8kW来计算,可抵上冷干机45%的运行能耗,节能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在选型时,应尽量选择气流压降小的冷干机,以降低整个压缩空气系统的能耗。
空压系统的实际空气流量并不是时刻都满负荷的,如果制冷压缩机都在满负荷运行,就会造成能耗的浪费。因此,实现制冷压缩机运行功率与空气流量相匹配的设计至关重要。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是采用可变功率的制冷压缩机,如变频制冷压缩机或带滑阀的螺杆制冷压缩机。通过监测制冷系统冷媒吸气压力值,根据PLC控制程序中的计算逻辑来调整变频制冷压缩机的供电频率或螺杆制冷压缩机滑阀的位置,由此使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与冷干机空气流量相匹配,从而实现节能目的。例如,当压缩空气流量较低时,降低制冷压缩机的运行功率,避免过度制冷造成能源浪费;当流量增大时,及时提高制冷压缩机功率,确保干燥效果不受影响。
如前所述,冷干机的气流压降对空压机能耗影响巨大。在选型过程中,要关注冷干机的气流压降指标,尽量选择气流压降小的产品。一些先进的冷干机通过优化内部结构设计,减少了空气流通路径中的阻力,降低了气流压降。例如,采用独特的气水分离结构,使空气在分离水分的过程中更加顺畅,减少了压力损失;或者选用低阻力的换热器和管道材料,进一步降低气流通过时的压降。选用低气流压降的冷干机不仅可以降低空压机的能耗,还能提高整个压缩空气系统的运行效率。
目前市场上的冷冻式干燥机产品能效等级参差不齐。在选型时,应优先选择能效等级高的设备。能效等级高的冷干机通常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和节能措施,如高效的热交换器、节能型制冷压缩机等,能够在保证干燥效果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一些冷干机通过改进热交换系统,提高了换热效率,减少了制冷量的需求,从而降低了能耗;还有一些冷干机采用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压缩空气的流量、压力和温度等参数自动调整设备运行状态,实现节能运行。企业在选型时,可以参考相关的能效标识和产品检测报告,选择能效表现优秀的冷干机。
冷冻式干燥机的选型与压缩空气流量和压力密切相关,科学合理的选型是避免能耗浪费、保障压缩空气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企业在选型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压缩空气的实际流量和压力情况,遵循流量与处理量匹配、工作压力匹配的原则,同时运用避免能耗浪费的选型技巧与策略,如实现制冷压缩机与流量匹配、选用低气流压降的冷干机以及关注设备能效等级等。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到最适合企业生产需求的冷冻式干燥机,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